切削液包括水基切削液(又名水溶液),油基切削液(又名切削油)和乳化液三大類。雖然超硬刀具特別是立方氮化硼刀具材料和金剛石刀具材料的出現,干式切削得以實現,形成了綠色切削革命,但在數控切削過程中,合理使用切削液對提高加工效率、改善加工質量、延長刀具壽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大部分金屬加工領域仍然不可避免的使用切削液,現基于應用角度淺談切削液及其選用方法。
一, 切削液的分類及各自特點:
1, 水機切削液: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有防銹和潤滑作用的添加劑,配成液呈透明狀;水溶液的特點:冷卻效果良好,多用于普通磨削和其他精加工。
2, 油基切削液:其主要成分是礦物油,少數采用動植物油或復合油;特點:冷卻效果不如水基切削液,但潤滑效果優(yōu)異。一般來說,慢速切削對切削液的潤滑性要求更高,當切削速度低于30m/min時,需要使用切削油。
3, 乳化液:是將乳化油用水稀釋而成;乳化油是由礦物油、乳化劑及添加劑配成,用水稀釋后即成為乳白色或半透明狀的乳化液;兼具前兩種切削液的優(yōu)點;因此,金屬加工廠比較樂于使用乳化液。
二, 切削液的選用
在高速切削時,由于發(fā)熱量大,油基切削液的散熱效果差,會使切削區(qū)的溫度過高進而產生煙霧、起火等現象。此外,由于工件溫度過高易產生熱變形,影響工件加工精度,故多用水基切削液。除特別難加工的材料外,乳化液幾乎可以用于所有的輕、中等負荷的切削加工及大部分重負荷加工。由于乳化液含有大量的水作為稀釋,一般歸為水基切削液進行說明。
?
1、如何處理切削液傷手的問題
切削液傷手的特征有:手脫皮、皮膚起紅疹、起泡、發(fā)炎、瘙癢、有傷口的地方潰爛等,解決這些需要了解切削液的各種組分。
A、對于手脫皮這種情況,跟切削液的pH值存在很大的關系,過高就會出現這種特征,一般加工鑄鐵、鋼材類的切削液工作液pH值盡量保持在8.5-9.5之間、對于鋁材切削液工作液pH值應保持在8.5-9.0之間合適。如減少三乙醇胺的使用量。
B、對于手上皮膚的其他癥狀。跟切削液中的殺菌劑有關,殺菌劑使用量太高會刺激皮膚,出現炎癥,三嗪類的殺菌劑如(BK)作用機理是細菌分解殺菌劑從而產生甲醛,甲醛有防腐滅菌的效果。甲醛會刺激皮膚,出現炎癥,所以使用這類殺菌劑不宜過高,另外過多的使用亞硝酸鈉也會刺激皮膚,出現瘙癢、潰爛。
此外也不排除其他的原因,如操作人員的體質、皮膚過敏等因素。
2、關于加工出來的鑄鐵件、鋼件沒有生銹,而機床導軌出現生銹的情況
原因:有些負荷加工需要添加極壓劑(主要以含S、P、Cl等極壓活性元素的化合物),這類添加劑和潤滑劑復配使用可以大大改善切削的難易程度,提高刀具的抗磨損的能力。缺點是這些物質加入到水溶性切削液中容易對多種金屬產生腐蝕。
解決辦法:對于國內生產S52最好加點油酸進去,把游離態(tài)的元素中和達到抗腐蝕的效果。
3、對于全合成切削液在夏天出現的工件生銹的情況
在無機鹽添加量上適當的減少,添加有機防銹劑能改善這一點如硼酸酯、氨基酸酯、羧酸等,不僅防銹很好,而且體系更為穩(wěn)定。
4、關于磨削時產生的“燒傷”是冷卻不夠還是潤滑不夠?
磨削時產生的燒傷發(fā)藍等問題是磨削時局部高溫所致,磨削是高速切削加工,在磨削點要產生瞬間高溫。因此燒傷問題在磨削加工中時有發(fā)生。磨削液的作用是將砂輪及工件上累積的熱量及時帶走而使其保持在較低的溫度水平下以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砂輪和工件處在較低的溫度水平下當然對降低磨削區(qū)的溫度有效,但這種冷卻降溫是間接的。最直接的辦法是改善磨削區(qū)的潤滑條件,減少摩擦點瞬間的高溫更有效。所以如果是發(fā)生燒傷問題,主要通過提高磨削液的潤滑性來解決。
5,立方氮化硼刀具用不用冷卻液?
在金屬加工中,使用高速鋼和硬質合金刀具材料,采用切削液進行冷卻和潤滑有利于提高加工表面和延長刀具壽命,對PCBN刀具來講,由于其本身的耐高溫性能和導熱性優(yōu)異,而且CBN材料的摩擦系數低,在不加冷卻液的情況下同樣可達到理想的加工質量和較長的刀具壽命,辟如BN-K1牌號CBN刀具粗加工HRC60以上的高鉻合金鑄鐵時,切削過程鐵屑呈半熔化狀態(tài)的鐵紅色,在遇到砂眼部位時的出現火星四濺,但切削仍能輕快進行。但CBN易在1000℃以上時產生水解作用,所以在不得不使用冷卻液的情況,如果切削溫度過高,一般使用油性冷卻液或使用風冷,如果切削溫度不高,水基切削液亦可使用,此方法對于金剛石刀具和陶瓷刀片材料同樣適用。